花蓮鳳林鎮申請中及已核准光電案估計超過2000公頃,是鳳林鎮五分之一面積。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申請到國科會計畫,進行至少3年的地面光電研究,包括光電業設置前後的環境基礎資料調查、社經影響及居民意見蒐集,並於今天在鳳林鎮舉辦討論會。東華大學教授戴興盛認為,基礎環境調查很重要,才有辦法對比出地面光電開發前、開發後及未開發狀態的環境變遷。
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在鳳林鎮召開地面光電研究討論會,希望建立資訊溝通平台。(記者花孟璟攝)
東華大學教授孫義方認為,政府推動太陽光電又快又急,資訊不公開透明,民眾反映在開發前期無法得知業者申請狀況,由於不須環評,光電對森林、農地及環境的影響為何,業者和擔憂開發的居民各說各話。他認為地面光電的開發設置不只是討論位置地點,更需要透過地景尺度,來評估生態系統服務是否受到影響。
他舉例,在設置光電廠前,農村廢耕地、西瓜園、聚落、森林呈現鑲嵌式地景,比如環頸雉沿著森林邊緣移動,蜜蜂在森林中的蜂窩飛過耕地去協助作物授粉,但光電場勢必改變動物行為模式。他認為,如光電採分散設置,或可減輕對當地生態衝擊,希望透過數據蒐集分析研究來找到關鍵原因,也減輕對生態的影響。
東華教授戴興盛指出,該校環境學院共7名教授合組的「生態及永續科學跨領域研究中心」,去年8月開始針對地面光電場區域、非光電使用後來改成光電廠,以及維持原本的森林或農地,將3種不同的土地利用型態透過自動相機、錄音機、溫度計等,長期追蹤及基礎生態監測資料,也包括蜜源植物調查,未來才有辦法比較光電場對土地環境、蜜蜂授粉的影響。
自由時報:
花蓮鳳林鎮1/5面積申請光電開發 東華大學啟動對環境影響調查
Comments